“钓鱼嘛,不就是挖条蚯蚓,往钩上一戳,扔水里等着就完了?”
你要是还这么想,那可就太天真了。我敢打赌,你肯定没少当“空军司令”。有时候渔获惨淡,真不是水里没鱼,而是鱼在水下直翻白眼,心里嘀咕:“这饵挂得也太糙了!”
今天不藏私,把我玩蚯蚓这么多年攒下的家底都掏出来,从选虫到挂钩,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讲。看完你要是还钓不到鱼,那……那就算我输!
图片
一、挑蚯蚓,跟挑女婿一样得仔细
别以为渔具店里那红通通的蚯蚓都是一个样,里面的门道多着呢!
个头得配得上鱼嘴:想钓鲫鱼,就找那种跟铅笔芯差不多粗的“小年轻”;要是奔着鲤鱼、草鱼去,那就得用上筷子粗的“壮汉”。你想想,小鲫鱼嘴就那么点大,你给它挂一根“大肉虫”,它倒是想吃,可怎么下嘴?
颜色也讲究:水清的时候,用颜色深、味道大的青蚯蚓,留鱼效果好。水要是浑点,就用鲜红的蚯蚓,在水里显眼,能让鱼第一时间发现。要是实在没谱,就红的青的换着来,总有一款对鱼的胃口。
死虫子可不行:挂钩前,用手碰碰它,在手里扭得跟个电动马达似的,就是好货。要是半天不动弹,跟个“僵尸”一样,赶紧扔了。为啥?死蚯蚓在水里会发出一股“尸胺”味,鱼精着呢,闻到这味儿,躲都来不及!
二、挂钩不是扎针,换个姿势,鱼就抢着吃
新手最爱干的事:一根蚯蚓从头到尾穿在钩上,弄得笔直。结果呢?鱼过来嘬两口,发现不对劲就吐了,浮漂点点点,你一提竿,啥也没有!
试试这几招,效果立竿见影:
掐头去尾,留个“活尾巴”:这是最常用也最管用的一招。钩尖从蚯蚓脖子往下一点穿进去,把大部分身体(大概三分之二)留在钩外。这样蚯蚓入水后,尾巴还在疯狂地扭动,在鱼看来,这就是一条受了伤、最好欺负的美味,攻击欲望一下就上来了!
整条缠绕,把钩藏好:对付那些滑头的老鱼,它们吃食特别小心。你可以把整条蚯蚓像缠电线一样,在钩柄上绕几圈,最后把钩尖轻轻埋在蚯蚓的尾部。这样整根钩子都被蚯蚓肉包裹着,鱼吃起来没异物感,等它发现上当,钩子早就扎牢了!
分段挂钩,专攻小嘴鱼:如果小鱼闹窝,或者鱼口特别轻,可以把一条蚯蚓剪成几小段,每次只挂一小截在钩尖上。目标小,鱼一口就能吞进去,漂相干脆利落,中鱼率特别高。
图片
三、让蚯蚓“活得久一点”,你的弹药才充足
挖回来或者买回来的蚯蚓,直接扔塑料盒里,不出半天就成了“蚯蚓干”。想让它活蹦乱跳,你得伺候好它:
保湿是关键:找个带透气孔的盒子,底下铺一层潮湿的泥土或者烂菜叶,把蚯蚓放进去。记住,是潮湿,不是积水!手捏泥土不出水,就是最好的状态。
怕光,得避着点:蚯蚓是“夜猫子”,怕光。别把盒子放在大太阳底下暴晒,找个阴凉通风的角落放着,它们才能安心“住下”。
偶尔喂点食:想让它们多活几天,可以扔点烂苹果皮、剩菜叶进去。它们吃饱了,才有力气在水里给你“卖力表演”。
别笑,我年轻时就把一盒蚯蚓忘在车后备箱里,第二天打开一看,全成了“风干标本”,那叫一个心疼。
四、蚯蚓加点“料”,效果能翻倍
单用蚯蚓钓得不爽?试试这招“复合味”玩法:
把蚯蚓正常挂好钩,然后在商品饵的干粉里滚一圈,像给它穿了件“黄金甲”。入水后,干粉会慢慢雾化,形成一个诱鱼区,而中间扭动的蚯蚓又是致命的诱惑。这招在鱼口不好的时候,往往有奇效。或者在钩柄上再捏一小团面饵,形成“肉夹馍”,大小鱼都爱!
五、那些年,我踩过的“蚯蚓坑”
最后,说点掏心窝子的大实话。
想当年我刚学钓鱼,挂蚯蚓能把钩子挂反了,一甩竿,钩子还在手上,蚯蚓飞出去了。
图片
我跟你说那回,真能把人气死。一条大板鲫,都溜到脚边了,那鱼身子金黄金黄的,我抄网都伸出去了,嘿!人家就在水边一个打滚,没了。 我当时就愣那儿了,半天没缓过神。把线收回来一看,操,那蚯蚓挂的,一整个坨子,死死地把钩尖给包住了,你说那钩子能扎到鱼嘴里?它拿头撞啊?
从那以后,我真落下个毛病。现在不管用啥饵,挂好了,手总是不自觉地要去碰一下那钩尖儿。碰不到那一下,感觉不着那点扎手的意思,心里就发毛,总觉得这竿要出事。就跟出门忘了锁门似的,一整天都不踏实。
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,不喜勿喷,钓鱼本该是钓无定律,文章只为帮助想要了解更多钓鱼知识的钓鱼新手,希望可以从中吸取经验,多多渔获,爱上钓鱼。
图片
“ 还请您鼓励下 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下一篇:没有了